前不久,有新闻报道央企负责人要被减薪,而现却流出银行高管"看不见的福利"比工资要高,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银行高管们真的如传说中,那么高工资吗?
据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银行员工收入主要靠绩效奖金,这与其所处的部门和岗位有密切关系,此外,商业银行高管普遍存在各种“看不见的福利”,而且这部分“职务消费”不输薪酬收入。
事实上,相比其他上市公司,上市银行“高大上”的薪酬一直饱受争议。对外界来说,银行业属于半垄断行业,不应该拿这么高的薪水;对银行内部的人来讲,一直都有基层员工对所谓“人均薪酬”的报道愤愤不平,因为他们感觉收入没有媒体上说的那么高,完全是陪着高管“被平均”。
银行人均薪酬“算不清”
银行人均薪酬到底如何算?多年来,媒体报道的算法都不一样,2013年年报出炉后,就发生了因为“人均薪酬”计算公式不同,出现三种不同银行排名的事。
起先,有媒体按照“年末应付职工薪酬”数据除以员工总人数的公式对当时已公布业绩的十家银行进行排名,结果是招行以平均年薪39.1万元夺冠,而民生银行以36万元、中信银行以21.8万元分列第二、第三。
消息传出后,马上有银行业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算法略有不妥,“若按照当年银行职工薪酬实际列支除以银行员工,则原本排在第一的招行则以38.31万元名列第四。”后来,又有人指出:“两种计算方式均不准确,应付职工薪酬是当年的计提,而实际员工费用还包括保险公积金在内的各种保障,应从计提和实际支出的差额按照公式去计算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薪酬数字。”
于是有记者按照会计通用准则中员工平均薪酬的计算方法,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与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两个项目,按照“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公式,产生了第三个完全不同的排名表。
在这个表中,浦发银行2013年的平均工资水准最高,该银行38065名员工去年的人均工资达到了40.87万元,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分列第二到第五位,各银行员工人均薪酬分别为36.85万元、35.62万元、34.97万元、32.97万元。平安银行排名第六,但该行的34724名员工的平均年薪也拿到了31.13万元。
其实,无论是哪种计算方式,股份制银行的人均薪酬多在30万至40万元之间,五大国有银行则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股份制银行完胜国有大行。
银行高管年薪普遍超百万 工资高得惊人
每年年报公布后,银行高管薪酬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上市银行高管年薪普遍超过百万,部分高管已突破500万元,直奔千万级别。
数据显示,2013年,A股16家上市银行共为管理层发放了4.8亿元薪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年报均公布了高管的固定部分薪酬,其董事长平均为103.73万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明面”上的工资奖金,不少银行还普遍设有行长特别津贴、报销买卡等“职务消费”,也不输薪酬收入。某股份制银行在审计中曾被查出用虚假发票报账近6000万元,套取现金大部分用于发放奖金等“隐性福利”。
银行基层员工高呼“被平均” 工资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报表计算出的人均薪酬与员工拿到手的收入也有很大差别。根据会计原则,应付员工薪酬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包含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柜员李小姐看到自己银行人均薪酬近40万元的报道,连呼“哪有这么多,我们这是被平均”。事实上,这么想的股份制银行员工大有人在,当然,人均薪酬较低的国有大行有这种反应的员工要少得多。
记者从其他银行了解到此情况,大部分银行员工的基本工资不算多,收入主要靠绩效奖金,这与其所处的部门和岗位有密切关系。比如,一个支行行长与分行机关部门总经理本来是一个级别,但收入可能差了好几倍,支行行长一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并不罕见,基层的优秀客户经理收入超过分行行长也很常见。